(圖說:一二三四、二二三四、再來一次!)
人一生能裝潢的經驗值能有幾次呢?
沒辦法很多次,但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盡量考慮周全,所以我們只能踩著前人的屍體經驗前進。
人家說第一次裝潢,容易把重點放在好看,第二次裝潢,重點放在實用。不曉得別人怎麼樣,不過,到是蠻符合我的狀況
在好整理以及預算的考量下,我幾乎毫不心痛得棄守了廚房也要鄉村風的選擇 >> 故得證
這次裝潢準備工作,我最喜歡看的分享,就是:如果可以再來一次........
01有一些這類文章,樓層也堆的很高,看來有切身之痛的人不在少數,呵呵。
就算自己已經盡量想像生活在裡面的使用狀況和生活習慣,不過想像總是想像,實際住進去多少會有落差,有時候甚至當初覺得特別設計的,住進去之後反而覺得很牙給,或是有些問題從圖面上也看不太出來,住進去才發現。
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或使用習慣不太一樣,不過我自己的確是從裡面挖取到不少好用的訊息,不光是設計,有時候還有預算配置,也是很好的經驗。
我先來貼幾篇01的文章:
這篇文章已經架到31層樓高了,可怕吧,哈哈,我自己也花了很多時間看。裡面有蠻多人都覺得浴缸不好用(尤其是按摩浴缸)還有乾濕分離的一些討論。
其中我印象蠻深刻的,就是有人分享,說她的乾濕分離拉門有一面是固定的,固定的旁邊就是洗臉台的台面。有一天要清水垢的時候,才發現中間這小小的縫,她整個很難清的到。說真的像這類的問題,只看圖面上是感受不出來的。
當然如果你不清水垢,也完全不會有這個困擾XD
這篇文章也架了16層高,呵呵。樓主說,他的鞋櫃算是房子設計的一個點,結果住進去之後,才發現這個設計不太實用,因為完全沒有縫隙可以讓空氣流通,導致他在四下無人回家之後,要花個時間將鞋櫃打開通風。
本來我家也差點把鞋櫃門片作沒有溝縫的,記取前人的教訓,就算不夠美觀,也堅持要做百頁的樣式。
大名鼎鼎的486也有裝潢後的回顧文:當房子裝潢好入住一年之後的回顧。
我個人對於那個曬衣服不怕下雨的升降透明簾興趣很高,呵呵。不過我覺得安裝這個簾子,還是要注意熱水器的一氧化碳排放問題才安全。
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網站,我個人非常喜歡,幾乎要將他全部的文章都閱讀完了:
我剛開始是從他[夢的解析。裝潢總檢討]開始看起。
格主真的非常用心在紀錄他裝潢的點點滴滴,我覺得自己很多想法都跟他很接近,例如:
格主的DIY經驗也很受用,像是廚房的吸油剋星,還有小不點感應器,DIY電器櫃的風扇散熱(是一系列的文章)以及整合的遙控器,這些都是非常受用的文章喔!
(碎碎念:我衷心覺得發燒格主的部落格,保留部落格文章搜尋是一見很sweet的事情,找起來真是有效率呀!有一回在其他格主家要找文章,遍尋不到搜尋的功能,只好將"疑似"的分類一個個進去翻,像大海撈針呀~)
我想了很久,對於第一次裝潢,好像沒有甚麼『如果可以再來一次』的地方,主要是因為地方小,加上預算也少,能做的東西很有限,很多不方便的地方,在搬進來之前就知道,所以也已經有心理準備了。
例如:如果有錢,應該要把建商給的浴室地磚換成更止滑的。翹臀也有想要在地磚上面鋪塑膠拼起來的那種止滑墊,但我嫌醜,加上如果不常翻起來清理地磚,地磚容易顏色不均勻。後來是在地磚上貼上3M的止滑貼如下:
(圖片摘自3M創意生活專賣店)
使用至今約半年左右,除了圖案可愛,還真的蠻黏的,不曾脫落過。不過止滑效果我覺得有限,可能是我家浴室比較潮濕,久了上面都少會卡點苔或霉?止滑效果幾乎是接近0了。
你家是不是也有其他:如果可以再來一次,我想要......的裝潢經驗呢?
這也是我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