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這是去年阿妞剛當姊姊時的拍的,在跟爸爸玩做鬼臉的遊戲。這個摩門實在太生動,我很喜歡)

上禮拜我帶阿妞去安坑的陽光運動公園玩。有位媽媽跟二個孩子玩的很開心,但是過沒多久,突然看到哥哥哭哭啼啼,一直趨上前想要媽媽抱抱,媽媽很生氣的一直推開哥哥。

對話內容的推敲,大概是哥哥踢到妹妹,媽媽要他跟妹妹道歉,哥哥哭啼的情緒上也只願意嘴巴道歉,媽媽覺得這樣不行,要哥哥真心道歉。

孩子都有脾氣(大人不也是),不願意照做,媽媽好生氣,氣頭上難免說些氣話,哥哥很難過希望媽媽可以抱抱安撫,可是媽媽在情緒上也很難安撫哥哥,不斷的把哥哥推開。

我在旁邊看了很難過,媽媽的心情我懂,哥哥的心情我也懂。

如果可以,其實我很希望跟那位母親說,請妳抱著哥哥安撫他吧。哥哥的行為,很明顯的就是表達他沒有安全感,他很怕媽媽不愛他,所以希望透過抱抱的方式,確認媽媽是愛他的。

孩子需要的感受愛的行為,都是很直接的!

媽媽不願抱的想法我可以理解,媽媽也有情緒,生氣起來也難勉強自己。有時候大人會有一種考量:如果孩子不受管教,哭哭啼啼的我就安撫她,不就是讓步,讓小孩覺得只要哭啼就可以耍賴嗎?不行,一定不能讓步,一定要讓孩子刻骨銘心。

我在教養自己的孩子,有一些心得:其實讓孩子記取教訓的方式很多,但是真的不必讓孩子有"可能不被愛"的恐懼裡。

在我的想法中,安撫孩子並不是一種爸媽示弱讓步的表現,抱孩子是讓他知道你很愛他,在情緒過後,還是要堅持告訴他為什麼不行,日後的每一次都要堅守原則。

當有衝突發生時,孩子不太容易分辨,責備、罰站等行為,可能會讓孩子覺得難過傷心,甚至會覺得爸媽不愛他。可是,我很愛我的孩子,所以,我願意透過適當安撫,讓她有媽媽很愛我的安全感。

然後,再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行,以後每次踩到底線,都要規範,不能偶爾管教偶爾不管,我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規矩在哪裡。


阿妞也有不受管教的時候,大約二歲半也經歷過用哭鬧不停的方式來發洩她的情緒。

我算是對孩子的眼淚防禦力很好的媽媽,除了本身就比較狠的下心,當然也是練來的XD

當阿妞因為被媽媽管教而有情緒上的反應,我通常會跟阿妞說,你覺得很難過,那你先哭一下。

孩子在哭,媽媽心裡當然很也煎熬,不斷的跟自己說,我難過了也會想要哭一下,孩子只是在發洩情緒而已,就讓她哭一下。

我不會跟阿妞說:不准哭。連情緒發洩都不行,那不是很可憐嗎?

不一定會等阿妞哭到停,過一陣子,自己情緒也好一點,我就會過去問她:媽媽抱一個好不好?

阿妞可能還在賭氣,不要媽媽抱,我跟她說:那你再哭一下吧,我先去忙別的。

如果我要走,她不願意,孩子的表現其實就是希望媽媽更多的安撫。我通常會開始跟她說,為什麼我會生氣,為什麼不行,請阿妞跟著我說一遍。

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,這次發生衝突的原因是甚麼。孩子不一定清楚為什麼,只知道大人很生氣,要讓她知道原因,她才能明白。也讓她知道,大人生氣不是不愛你,是對事不對人。

最後最後,我一定會抱著阿妞,幫她擦乾眼淚,跟她說媽媽好愛你。

只要一踩到線,譬如飯不乖乖吃完,我每次都會收走。如果她開始哭鬧,一樣再這樣run一遍。

要這樣反覆run過好幾遍,阿妞才有現在這樣:不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,她也知道媽媽很愛她。

第一次總是最辛苦的,可能run一遍要長達一個小時,但慢慢會越來越短。


對於讓孩子有"媽媽很愛我"的安全感,我很重視。

孩子會有"大人可能會不愛我"的恐懼,大多都是來自於大人說出的話。


我跟孩子說話很注意,不是那種小心翼翼怕傷害了他脆弱的情感,而是說出口之前,大多都會稍微過一下腦袋,確認一下我說的話內容是不是我真正想說的。

我很注意自己不可以說出詆毀的話,譬如你是豬嗎?你是笨蛋嗎?你怎麼那麼笨!你沒有腦嗎?諸如此類。

孩子如果是豬,那我不就是豬母了XD

我也非常不喜歡跟孩子說:你如果不XX,就不愛你了,不要你了。

這樣的言語,很容易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,如果不聽話,我愛的大人可能會不愛我........

事實上,就算孩子不把飯吃完、不收玩具、不聽話、老是搗亂、甚至身體有殘缺,我都還是很愛我的孩子。

既然我做不到不愛她,何必說來嚇唬她。

這些言語的傷害很明顯,但是魔鬼總是很容易藏在細節裡。

仔細想想,當孩子不聽話時,是不是也曾經說過:媽媽/爸爸喜歡聽話的小朋友,你以後要聽話好不好?

這句話比起前面的恐嚇意味降低不少,但還是這句話還是在告訴孩子,你要聽話,爸媽就會喜歡你。

這樣也很奇怪,爸媽給的愛,應該不是用這種對價才換的到。

那應該要怎麼說?

我也不是教養專家,我的方式就是:無論如何,都不要這樣說!

這不是廢話嗎?(翻桌)

不過,當我強迫自己不要說出這些話,才會想其他的方式去說。

以前被阿妞搞的很火大的時候,下意識說出心中的感覺:媽麻不喜歡不聽話的小孩。

說這句話時,我沒有想要威脅孩子聽話,但一說出口我就覺得哪裡怪,我希望小孩聽話不是為了符合我的期待。

我也不希望阿妞成為一個為了要討好大人而聽話照做的孩子,我希望他是經過思考後,能夠認同才這麼做。

我開始換個思考的習慣去說,盡量針對這件事情本身去說:

趕快把玩具收一收,玩具也想要回家休息,回到自己的家。
如果玩具不收拾好,踩到會跌倒受傷喔!
阿妞喜歡玩這個玩具對不對?每次玩完都要收好,這樣下次才不會找不到阿~

就像前面說的,讓孩子刻骨銘心的方式很多,自然承受法就是其中一個。

如果阿妞踢到自己的玩具,我就會跟她說:你看把玩具收拾好,就不會踢到腳痛痛了。

我曾經眼睜睜的看著阿妞快要踢到玩具而刻意不制止,只要不要危及生命安全,讓孩子痛一下吃點苦學點教訓沒關係。

阿妞收玩具進入到後期階段,我是完全不再檢查她是不是有收漏。幾次她跟我說玩具有欠甚麼,我趁機會教育一下:這樣不能玩了是不是好可惜?(阿妞點頭)你要不要再找找看?所以下次收拾玩具要收拾檢查一下,每次才可以玩得到對不對。

真的找不到就算了,是阿妞不能玩又不是我不能玩。


當然不是每天每次都這麼和樂融融,語氣有時可能是不耐煩千百倍XDXDXDXD

但是不該說出的話,我是不願意說出口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媽媽的思考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ylykoko 的頭像
    lylykoko

    小美冰淇淋

    lylyko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