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Shallen和Maggie一起去參加媽媽PLAY的饅頭活動後,我一直想著等阿妞大一點,有機會我們再來做一次。
兔寶的消毒鍋正式退役後,麵包機立即補位,開機第一次,就獻給了揉饅頭麵糰,有機器幫忙,就不像上次還要自己揉麵糰那麼辛苦了阿~
程序是不複雜的,不過做工卻是比較花時間,如果沒有機器幫忙,自己揉麵比較辛苦,不過中式麵糰,不用像麵包一樣要揉出筋膜,只要把握:盆光(盆中無麵粉)、手光(麵糰不沾手)、麵糰光(麵糰平滑帶些光澤),就可以了。
好了,開始來吧^^
主要分成二個塊,一個是內餡製作,一個是麵糰製作和造型。
內餡的製做,可以參考舊文:廚房的物理教室。可愛的造型包子和饅頭-內餡篇
別被文字給嚇壞了,其實內餡製作一點都不困難喔!
以步驟來說,內餡可以在麵包機幫忙揉麵糰的時候來做,如果沒有麵包機的話,可以在等發酵的時候,製做紅豆泥^^
程序上來說,大概是:
1. 麵糰揉好後一次發酵(發酵到大約一倍大,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)
2. 等發酵的時間的時間做內餡
3. 麵團分割好了之後開始包內餡,做造型
4. 視情況調整二次發酵的時間(通常二次發酵只需十幾二十分,不過因為做造型也很花時間,甚至可能不發酵)
5. 送入蒸好後就完成了。
麵糰的材料,我直接參考上次去媽媽PLAY的配方:
水 150ml
食用油 一大匙
中筋麵粉 300g(中式麵點大多都使用中筋)
奶粉3大匙
糖 30g
鹽 1 茶匙
酵母粉一茶匙
麵包機使用發酵功能,也就是揉麵後,約有一個小時的第一次發酵。
麵包機通常都有單做麵糰的功能,攪拌好後,會做一次發酵,之後就可以拿出來做造型,做好造型後,再做二次發酵,之後送蒸籠就完成了。
不過天氣熱時,是不是需要待在麵包機裡發酵?
麵包機的發酵階段,機器會加溫,天氣又熱怕會一下子發過頭了,這可能可以請過路高手指教一下。
我推敲應該可以到了發酵階段就拿出來,蓋上濕布、盆子上包上保鮮膜,或是放在蒸籠中蓋上蓋子,還是放在麵包機中發酵,把插頭拔掉不加溫,室溫發酵就可以了吧?
上面這個份量,我做了二次,也就是麵粉的部分,用掉了600g左右,包子饅頭加起來應該有20出頭顆,如果不想做這麼多,可以依需要減量。
每一台麵包機可容許的發酵份量不一樣,我的威寶最多四杯,所以我還是必須要分二次製作麵糰。
有了麵包機的幫忙,阿妞也可以做麵糰:
麵團主要有三個顏色:原色白色、加了南瓜粉的黃色、加了可可粉的黑色。
第一次的麵糰,我留一半的原色,1/4做黃色,1/4做黑色。
有色的麵糰,在我完成第一次發酵後,加粉和些許的水一起揉,揉到顏色均勻就可以了。
阿妞再幫忙揉南瓜麵糰:
如果不加粉的話,我想南瓜應該也可以揉入蒸熟的南瓜泥^^
麵糰完成後,可以先將白色的麵糰,以50g一顆左右先搓圓桿平後,包入35g的紅豆內餡,整成圓形後,就可以先放著,用保鮮膜稍微蓋著,這時候已經可以算是二次發酵的開始了。
正在桿麵糰的阿妞:
再來做造型需要的麵糰,去年我做了熊貓、小豬、阿妞:
這次我們還是有做熊貓跟小豬。做造型的時候要注意一下,先完成的五官也要用保鮮膜蓋著,不然麵糰會太乾了。五官也可以做得稍大一些,因為包子本體有時間發酵,還會長大,不過五官幾乎沒甚麼時間再二次發酵(當然快手就另當別論了XD)
貓熊的眼睛:
阿妞在看甚麼?
在做貓熊的眼睛拉XD
貓熊的耳朵是半圓形的
把五官沾些水黏上去就完成囉
眼睛的麵團不要丟掉,留著很好用喔!可以用來做貓熊的鼻子,後面還會用到^^
這是小豬:
做好豬鼻子、倒三角形的耳朵,戳上鼻孔和眼睛就完成了(可以戳的深一點喔!蒸的時候還會在膨脹,這樣才會明顯)
如此喜感的表情當然是出自於阿妞師之手了XD
我們還做了刺蝟:
因為剩的黃麵團很多,乾脆拿來做刺蝟,沒想到非常好看呢!
刺蝟的身體,是用剪刀斜剪出來的,建議剪的越明顯越長越好,蒸好後也才會比較明顯。
剛剛做熊貓眼睛剩的麵糰,也可以拿來當刺蝟的眼睛喔!
比起用紅豆當眼睛,這樣整隻都很好吃呢!
有需要的話,可以再做二次發酵。不過造型應該都會花蠻多時間的,要二次發酵建議真的時間不要太長。
送進蒸籠蒸約20分鐘(我用Sharp的蒸物功能),可愛的饅頭就完成囉!
個人獨秀都來一張:
第二輪因為內餡不夠,有一些我就直接做造型饅頭了,呵呵。
包子的造型,我還做了棒球和小狗,饅頭做了刺蝟和御飯糰XDXDXD
做御飯糰是為了把黑色的麵糰用完,哈哈
棒球出爐的時候,縫球線斷了XDXD
縫球線是用剪刀剪的,我還記得當時做這顆棒球的時候,溫ㄤ正在客廳看世界盃(不小心又自爆出清舊文了XD)
小狗除了眼睛長了點,其實還蠻可愛的XD
我本來以為,在媽媽PLAY做的包子皮膚不好,是因為發酵不夠,結果自己在家做,還是皮膚不好。
上網估狗後,才發現原來我看別人做包子饅頭,自動都會把"壓麵機"跳過,因為我的大腦,會自動把我沒有的東西,翻譯成:不需要,哈哈哈哈。
如果沒有壓麵機,就要靠手桿盡量把麵糰中的空氣壓出來。不過,我覺得這個步驟影響口感應該不大,主要是外觀,自己在家吃在家玩,不用講究,沒關係差不多差不多啦! >> 標準的差不多太太
心得:
1. 包鹹料也是可以,不過我覺得甜料形狀固定不會跑掉,比較適合新手。
2. 做饅頭又比做包子可塑性更大,包子以圓型居多來做變化,饅頭的話,因為不用考慮餡料,像御飯糰這種三角形也能做XD
特殊形狀應該也能包餡,只是比較需要技巧,既然出發點在親子共廚,就以孩子多參與,玩得開心為主^^
3. 如果純做饅頭,巧克力色麵糰要加點糖,不然可可粉頗苦,吃到御飯糰造型的巧克力海苔,比蔡秋鳳的歌聲還要苦阿~ORZ
4. 我覺得做造型饅頭和包子,可以從阿妞這三四歲的年紀,到我這樣的少女媽媽(其實我本來不想上刪除線的),都可以玩出興致、大小通吃的活動,阿妞可以練習小肌肉,再大一些可以討論做甚麼造型,更大一點可以放手完全讓孩子操作,創造力和耐心兼修。只要保有一顆有趣的心,不管哪個年紀都可以玩得開心。
所以,等孩子再大一點,還要再做來玩XDXD
記錄:阿妞3Y7M
這也是我^^
小日子。饗日子
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